新闻中心
熔模铸造的模料种类及性能要求
信息来源:www.ahwgjx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4.02.28
精铸生产中产生的粉尘主要为金属碎屑、非金属颗粒、碎钢丸和型壳在零件上剥离产生的细砂粉末。
熔模铸造在抛光过程中,产生的粉尘主要为金属粉尘,当金属积累到后的与明火或者温度的碰撞,会引发安全隐患,不仅危机工人的生命安全,更是将工厂毁于一旦。
应用传统的除尘方法会随设备的老化,消除不及时或瞬间产生太多粉尘而不能完全去除,漂浮在空气中,严重影响工作环境,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。
根据熔模铸造厂情况,设计以下两种除尘方案:
局部排风系统设计
排风集中在产生粉尘的局部地点设置捕集设置,将粉尘排走,以控制粉尘在室内扩散,用新鲜空气把整个车间粉尘浓度稀释到zui低,这种方式成本低,但治标不治本。
整体除尘治理法
针对铸造粉尘产生点进行、收集、净化,投资少,净化效果好。铸造行业防尘、除尘要综合治理的方法,为防止各工部之间相互污染,必须对产生粉尘、废气的各个生产工序都进行治理。
如对于产生粉尘的混砂工艺、冲天炉熔炼工艺、机械振动落砂工艺及人工清砂工艺等皆应采取严格的防尘、除尘措施。
对生产过程的旧砂回收、再生输送工艺和设备,对开箱、除砂、喷抛丸铸件清理工艺和设备,对原料及废砂的运输、收集过程和设备等,都应配置相适应的防尘、除尘措施。

熔模铸造工艺的历史:

   1940年第二次期间,德国的Johannes Carl Adolph Croning博士开发出用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的壳型铸造工艺,1944年2月获得。在期间,德国人用此法制造迫击炮、大壳以及其它射弹用的铸件。

    战后,德国人仍企图保守此法的秘密,在1947年被审查者发现,认定不受保护,并被作为战利品加以公开,从而为铸造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造型工艺,受到普遍重视。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,各工业国几乎都先后加以采用,从而开创了树脂砂在铸造生产应用方面的先河。即使现在,由于用该法生产的铸件轮廓清晰、表面光洁、尺寸精度高、型(芯)砂(通称“覆膜砂”)消耗少,所制壳型、壳芯可以较长期存放等优点,一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,在世界许多地方称壳法为Croning法或“C”法。树脂砂铸造上世纪50年始在铸造行业出现和使用,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,其生产工艺和设备已相当成熟和完善。